這部電影是我高中的時候看的,記得那個時候還看哭了。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是比較壓抑的,男主角來到一個叫“霧津”的城市,一大片霧,遮住了很多東西,當時看的時候就覺得特別壓抑。當時男主站在路上,我覺得這一幕還是挺深刻的。因為特別壓抑,還沒開始的電影看上去心就悶的慌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kingborn.org/1dbb595f77f74ae2a385433f3528160c.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kingborn.org/f65ed940f9cc44df8547c9f0ec71b2af.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kingborn.org/90214d74b43f4fbd8274e1470a942699.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kingborn.org/e340a5a7c88749bfa80da854633d2742.jpg)
電影最後,當老師捧著民秀的照片被打倒在地,深深的撞擊,辛酸、悲憤,卻又無力感。
黑暗無邊,數度飆淚。還能說些什麼,底層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同歸於盡了吧?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這個世界改變我們。——女主畫外音。根據宿命論,我們其實根本改變不了這個世界,而電影對於這個世界的妥協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電影局限在霧津一個小小的地方,卻折射出了大千世界。霧津的問題其實是普世的問題,尤其在第三世界國家,並不鮮見。那些連續的公共場所性侵,何止一天停止過,令人觸目驚心……然而,我們做到了什麼,又去做了什麼?我們不但被社會強烈地改變著,甚至忘記了自己要做什麼,還因為不想被改變而苟同、幫凶於這個世界……整部電影其實很克制,悲憤的情緒一直在壓抑,直到警官罵了句MD,然後低語開槍時,很多觀眾開始哭了。這樣的畫面真實地在某地上演,而我們卻要在別國電影中去悲傷逆流成河。
檢察官,律師,加害人,法官,警衛,那些因為利益抱團的人,罔顧司法神聖,無視受害者的遭遇,令觀影者寒心至極。而這樣的事情,真的離我們遙遠麼?其實並不,生活中你我她都可能遭遇過。哥知道,“韓國”這個詞在你們憤青的眼裡有太多的不屑,但你們知不知道,韓國拍出來的電影亞洲頂級,素媛、熔爐、不可饒恕、殺人回憶,堪稱部部精品。其間尤以《熔爐》為典型代表,《熔爐》上映之後,在社會上掀起了重大反響,民眾強烈要求懲治自05年曝光後仍舊得逞的罪犯,政府重新審判,並通過了一系列立法,史稱“熔爐法案”。一部電影能引起如此巨大的社會效應,令人震驚。退一萬步講,單就這部電影的創作者們的態度而言,也足夠我泱泱大國那些自詡為“大師”的電影人們汗顏了!
霧津這個地名是虛構的,霧中的一個港口,濃霧吹散不去,寓意很強。一部電影用一種自然現象來承載主旨、渲染情緒十分常見。電影中悲劇的最高潮就是雨中決鬥,而最溫馨的情節是海邊漫步。霧其實象徵了電影要表達的主旨:掩埋的任性和模糊的正義。霧散不去,霧津依然在,人還活著,這個世界卻無法改變。
世界無法改變,規範這個世界的制度卻由人而定。電影討論的霧津只是很小的一個地方,聾啞學校只是一個代表,整起事件也只是這個世界罪惡中的冰山一角。霧津是虛構的,才能代表沒有被電影反映的那許多。男主角又回到了霧津,站在宣傳板前凝望,鏡頭由近及遠,行人匆匆而過,世界一如往常,罪惡的事件似乎只是投石入河,激起了一點漣漪,複又平靜如初。其實,正是這個鏡頭才是整部影片最攝人心的地方。複歸平常,說明罪惡已經深入社會肌理,有病不可怕,癥狀不可怕,癥狀只是讓自身認識到存在疾病的提醒。有病如常才可怕,病入膏肓,外邊卻半點都看不出來,這才能把一個人真正的殺死。整個社會恢複了正常,罪人也恢複了工作,罪惡隨時有可能在各個角落髮生,就像霧,吹了散,散了又聚。可幸的是,韓國之疾只在腠理,還有得救,治病之方就是隨後的立法及性侵害防止的制度化。電影以霧為象,就是想說,個案正義僅救濟了個人的權利,諸多罪惡依然掩藏在深霧中,吹不散也找不見,只有制度的改變才能徹底約束罪惡。
對於一部改變了制度的電影,怎麼誇都不為過。關於這部電影,其實還有很多想說,當男主對民秀說,你奶奶很善良,原諒了那些人。也許這就是整個酷寒裡人對人的最後溫暖吧。這個世界總避免不了做錯事的人,這與一般的犯罪沒什麼不同,縱然你可能覺得它更噁心,但是你會因為一手遮天而充滿恐懼。天理不能昭,有冤不能雪,讓人由衷的顫慄,社會縱然有性侵,也是偷偷摸摸,但是電影裡面,為人師表者已經毫不避人的虐待學生,這背後是什麼,是他們對自己後台的自信,這才是腐爛到深處的悲涼,不因犯罪而恐懼,這也是學生真正的絕望之處,這是怎樣的絕望。
仔細想一想,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如此熱血,悲憤,但是事到臨頭,又是否真的有勇氣選擇維護正義呢?可能我們不會助紂為虐,但是能夠站出來的恐怕也是極其少數,我們更可能的是觀望,在事後肆意評論,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高尚。我們不自信自己可以不被世界改變,但是希望自己可以不辜負至少自己的良心,至少不要讓這個世界越變越糟。如今這樣的國民,恐怕也不多了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武俠世界。真實人生概莫能外,韓國如此,美帝如此,天朝亦如此。相信參與本案的司法人員以及相關法務人士都能從案件中體會和認識到司法弊病以及法律修改的必要性,而這部電影成了最好的催化劑——我們不是沒有性侵,我們不是沒有同性戀,但是當我們歇斯底裡的咒罵他人時, 捫心自問下我們自己究竟做過什麼?
在一堵堅硬的高牆和一隻撞向它的蛋之間,我會永遠站在蛋這一邊——村上春樹說。
只有不斷直面殘酷,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看得見的法律能修正,看不見的規則呢?我感到了深深的無力感。
和題主一樣。
當時是晚上熄燈後自己看的,這一幕,真的有被嚇到。
這也算是全劇比較陰暗的部分吧,特別無奈,看著特別揪心。不得不說,韓國有的電影真的拍的很不錯,也敢拍。這個社會真的有很多黑暗的地方。沒有接觸並不代表不存在。
附上《熔爐》里大家都覺的很有道理的話吧:
送給所有看到的人。
我是看到最後,哥哥把老師殺死老師,臥軌的那一刻,真是,被逼到無路可求的絕望,我想如果是我,也定會這樣,或者是折磨那人痛不欲生。看完電影后,專門搜了搜電影背景,深深佩服導演和所有參演的演員,尤其是那些孩子還有飾演壞人的那些角色,感歎孩子演技之外更擔心他們所承擔的心理壓力,而那些壞演員更得擰巴著多變態的心去演一個臭不要臉的角色啊!!這裡又得說,孔志勇文筆犀利~立志凜冽的寫作,震撼了孔侑大哥,孔侑大哥又鍥而不捨排除萬難促成了這一部影響韓國法制的作品。一群三觀極正的人,積極為社會正義,為弱小奔走的人,必將成就大事。能想象到他們在拍攝時的熱情就如同電影中與當局水槍對抗,法庭對抗一樣的慷慨激昂,真心佩服!!